FreeMotionHandling

能自主飞行的抓手球

我们的仿生学习网络一直致力于研究飞行和抓取。借助 FreeMotionHandling,我们首次将这两个主题结合了起来。该室内飞行物体可以自主地向各个方向移动,独立拾取物体并将其送到合适的位置。

借助飞行辅助系统实现空中抓取

FreeMotionHandling 由一个带有八个自适应螺旋桨的超轻碳环组成,中间是一个带有集成抓手元件的旋转氦气球。与其他室内飞行物体不同,即使发生碰撞,接触也不会产生危险。因此,人类和抓手球可以随时毫无障碍地进行安全的互动。

这为未来的工作空间开辟了新的前景:在那里,这种可自由移动的球可以作为人类的飞行辅助系统——例如,在高空中令人眩晕的高度工作时,或者在难以进入的房间里作为进给器。

几种仿生原理的结合

我们的工程师特别利用了仿生学习网络中的两项现有成果:FreeMotionHandling 的抓取机制以普遍适用的 FlexShapeGripper 为模型,其工作原理源自变色龙的舌头。 它的弹性抓手可以在相应的抓取物料上方灵活而精确地滑动,甚至可以在一次操作中拾取几个物体。

飞行氦气球本身是 eMotionSpheres 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首次针对它的推进概念设计了自适应螺旋桨,得益于柔性膜片,这些螺旋桨可以在两个旋转方向上提供相同的推力。螺旋桨的设计基于利用 BionicOpter 获得的经验。开发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人造蜻蜓的翅膀原理,并将其转化为现在也用于 FreeMotionHandling 的驱动器。

精准定位和精确的物体识别

不需要飞行员来控制飞行物体。在外部,球由室内 GPS 进行协调,该系统已经用于 eMotionSpheres 和 仿生蝴蝶,并且得到了验证。此外,工业机器人搭载了两台摄像机,在抓取过程中可以通过摄像机感知周围环境,并根据情况做出反应。当球接近要抓取的物体时,它利用两台摄像机来规划自己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