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本驅動因素:系統中的小漏洞

壓縮空氣系統中最常見但同時也最被低估的問題,可能是由於洩漏造成的能量損失。 這裡一個螺絲連接處發出輕微的嘶嘶聲,那裡一個聯軸器漏水—在嘈雜的日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損失,一年下來累積起來,就是可避免的相當大的成本。 在網絡壓力為 6 bar 的情況下,一個直徑僅為 1 mm微小洩漏,每年就會造成 近 180 歐元的額外成本。 對典型生產工廠的審計顯示,這些小損失累積起來有多快:在那裡發現了 278 處洩漏,總成本接近每年 50,000 歐元。 這些資本其實正在消失得無影無蹤。 洩漏常常無法被發現,因為沒有人專門尋找它們。 然而,任何積極參與洩漏檢測的人都會很快發現,幾乎沒有任何措施可以更快、更永續地降低能源成本。 消除洩漏不僅可以節省成本,還可以提高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和穩定性。

昂貴的安全儲備:系統壓力過高

「為了安全起見,最好施加更大的壓力」—這種想法在許多公司根深蒂固。 為了避免因長管道或過濾器造成的壓力損失,壓縮機通常會設定為比實際應用所需的壓力高得多的壓力。 例如,如果壓縮機以 7.5 bar 運行,而機器只需要 6 bar,那麼這就是一種持續且昂貴的安全儲備。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增加 1 bar 的壓力,壓縮機的能耗就會增加 6-8%。 實際範例顯示了其影響:在一家每年壓縮空氣成本約為 780.000 歐元的工廠中,僅將系統壓力降低 1 bar,每年即可節省近 47,000 歐元。 安全儲備很重要,但過大的系統壓力是昂貴的長期解決方案。 精確分析真正需要多少壓力,可以立即節省成本,而不會危及製程的可靠性。

輕鬆降低成本:透過優化應用

除了系統層面的方案外,巨大的潛力往往直接存在於機器中。 例如,在典型的吹氣應用中,用於乾燥或清潔輸送帶上的組件。 以前,噴嘴會持續吹氣,每分鐘消耗 533 標準升 (Nl/min) – 即使站內沒有任何組件。 這導致單一工作步驟的年度成本超過 7,000 歐元。 透過兩個簡單的調整,這個流程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需求導向控制:
現在,感測器可以精確檢測組件何時到達站點。

脈衝氣流:
當組件通過噴嘴時,不會吹入連續的空氣,而是僅吹入短時間且有針對性的空氣(例如 0.5 秒開啟,0.5 秒關閉)。

壓縮空氣消耗量由此降低至約 260 Nl/min。年度成本降至不到 1,800 歐元 – 每年節省超過 5,000 歐元! 這項投資僅用了幾週就收回了成本。 這個例子清楚地表明了即使對應用進行很小的最佳化,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以及為什麼值得仔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