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sto Scharnhausen 技術工廠是先進自動化技術的代表:面積 66,000 平方公尺,擁有 1,200 位員工和成熟、高效能的價值鏈,且透過學習工廠和創新智庫達到開放溝通的目的。 網路化系統助力工業 4.0 的首項技術解決方案誕生。在 Festo 的每一天,員工皆可直接且安全地與柔性機器人互動。資訊和材料在無縫的價值流中快速、靈活且可靠地傳輸。
在 Festo Scharnhausen 精益技術工廠,各個製造流程之間以最短的路徑相互連接。盡可能減少庫存之間的臨時緩衝。例如,原本需在幾個工廠內進行(超過 32 公里的距離)的某些流程,現今在技術工廠內部相距僅 120 公尺的空間內即可完成。因此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即可在同一空間完成高品質產品、閥和閥島、電子元件及客戶解決方案的生產。
技術工廠一樓 14,000 平方公尺的區域內,佈滿重達數公噸的金屬切割工具機。車削、銑削、鑽削與磨削——透過機械加工生產的金屬精密零件,將在組裝中接受進一步加工,生產線 24 小時運轉,生產 Festo 產品的基本零件,例如直線氣缸的閥殼體和單獨零件。生產線每年生產的密封閥芯高達數百萬個,每天生產的閥殼體高達數萬個。這些元件在同一車間的電鍍槽內進行表面處理。
技術工廠的生產範圍包含客戶解決方案性能中心的手工建造,和高靈活度的節能組裝線自動化生產(如用於製造 VUVG 閥系列的兩個模組化組裝系統)。在超過 30 公尺的區域內,八個生產單元會依序運行。每年可組裝數百萬個閥,循環週期不超過 15 秒。工廠使用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大多為公司自製。換句話說,就是用 Festo 產品製造 Festo 產品。這些設備可分別生產超過 50 種不同尺寸的單獨規格,其中 20 種佔據生產總量的 80% 以上。
將閥片裝到閥島內時仍需手工作業,此外,Festo 還需根據客戶的個人化需求,以手工作業方式打造特殊解決方案和單獨零件。我們的供貨量從每年幾千個或幾百個小批量到單一產品不等。某些必須根據客戶的特定規格在短時間內完成製造的產品,可能有多達 10 的 40 次方種衍生型。
許多產品包含電子零件。在技術廠區中,200 名員工在 6,000 平方公尺的區域裡生產複雜電子元件與產品。其中,每年生產供企業自用的電子零件和產品多達 250 萬個。精密加工區域收到有外殼的完整元件或者組裝完畢的印刷電路板。在這裡的衍生型也高達數百種。
除了具有競爭力的高效生產能力外,新工廠也成為指標。Festo 將其做為一家示範工廠,向客戶展現最新的自動化技術。Festo 技術工廠擁有高效的精密流程及永續和環保的生產能力。該工廠屬於綠色工廠,曾於 2015 年 9 月獲德國永續建築委員會 (DGNB) 授予白金級認證。生產基地的高適應性及高效價值鏈和價值流的創造,是整體工廠設計的決定性因素。工廠經理 Stefan Schwerdtle 對未來態度積極,他說:「有了這家技術工廠,我們將有能力應對任何未來需求。我們為協作技術和產品開發創造重要的空間,而且透過優化程式和調整核心流程大幅縮短上市時間。」
工業 4.0 的眾多功能(例如人機互動)已在 Scharnhausen 技術工廠實現。組裝機器人可抓取外殼體,連接閥芯和框架,將元件傳遞給工人做進一步處理。這樣的團隊合作不會為工人帶來任何危險。感測器會持續監測所有機器人的動作。這要歸功於 Festo 專門開發的一種塑膠「皮膚」,其上配備高敏感度的感測器。如果員工離機器人太近,機器人便會減速或直接停止運行。由於採用高效的安全機制,無需將機器人攔在柵欄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