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學習:創新、獨立、數位化

19 世紀初,當瑞士教育家/社會改革家 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 身體力行地傳播學習時,全世界還對多維學習一無所知。但整體方法的願景已經誕生。從那以後,生活變得更加複雜,執行複雜的任務需要複雜的方法,或有其他方法嗎?

學習是終身的過程。歐盟委員會將之確定為其終身學習歐洲區教育活動的一部分。終身學習在這裡被定義為任何旨在不斷提高知識、技能和能力的有針對性的活動。這涵蓋了正式、非正式和替代學習的整個範圍。其目標可謂雄心勃勃:成為世界上最具競爭力和活力的知識社會。

範圍廣泛且複雜

在生活的各個階段,教育對一個人的個人身份、社會交往和職業能力都有積極的影響。但是,學習的框架條件正在改變。學習者的需求不斷變化,學習研究的成果要求在整個學習環境中創立一個新的方法論教學概念。「
需要鬆綁傳統體系」,德國哲學家和政論家 Richard David Precht 在談到學校和大學時這樣要求。他想讓有能力的人更深入地參與教學,以便使用電子工具,也能更加反映學生的知識水準。例如,Precht 建議著名的專家(無論在職或退休)也應該在學校教書。那樣知識和經驗就會直接從這一代傳到下一代。

新學習方法概念

坐著不動、死記硬背準備考試、粉筆加口授——傳統教學法正在成為過去式。現代學習包括更個人化的方法,以及嘗試新專案。站在黑板前講授不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它正引發越來越多的批評,因為新學習方法完全擺脫了位置、空間和時間的束縛。另外,混合型概念更受青睞,例如利用新技術達成分組工作、與同伴一起工作,甚至單獨工作。例如,電子學習不僅允許獨立使用學習過程,還允許對這些過程進行獨立且靈活的配置,以便更容易接受主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將數位化世界結合職業培訓是合乎邏輯的,也是一個節省成本和時間的過程。

學習塑造我們的思維方式

「這取決於我們如何面對生活,如何接受教育、步入社會並最終定型,或者換句話說,應強制我們學習哪些『基礎知識』,以便我們用它們武裝自己,繼而走向世界。」Erwin Wagenhofer 說道。他在紀錄片《字母表》中指出教育領域的偏差,引起了國際轟動。他還強調:「我們學習什麼決定了我們的知識庫存,但我們如何學習卻塑造了我們的思維方式。」 這是很明顯的:人們更有可能記得感動他們的事情。

虚擬、有趣的學習

科學領域正在深入討論虛擬學習的新方法,如數位遊戲式學習、數位講故事和互動式戲劇。這些方法假設學習可以透過故事和遊戲變得更加有效,網路是其中的理想媒介。虛擬現實透過整合所有感官,滿足了以新方式使目標內容變得生動的技術先決條件。沉浸在虛擬世界中會引發強烈的情感反應,並加強與所傳授內容的連結。

結構化程序

傳授現成的知識不如引發思考和行動的結構有用。知識是分層次建構的:最重要的內容是環環相扣的,對應的問題是安排好的,想法是捆綁在一起的。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促進更深入的學習和思維。為此已經建立了許多教學方法——從心智圖到腦力激盪再到聚類。這些方法的目標是為各個學習模組建立一個有意義的序列,然後將其納入工作計劃之中。但它們都是基於以針對主題的方式收集資訊,根據知識單元對資訊進行分組,並將培訓內容系統化。即便對個人工作和寫作過程而言,聚類也常常是有幫助的——有助於建立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或者克服寫作和思維障礙。

超學習

將重要的事情連結起來,逐步建立起一個網絡——這就是超學習,一種旨在發展自身技能和更有效地獲得新知識的方法。這種方法類似於人腦,不僅是把資訊儲存在抽屜裡,而是把資訊組織成複雜的網絡。超學習的目標是將盡可能多的不同知識連結成知識網絡,以便更容易地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一個人在頭腦中建構一個「個人網絡」,並使用其搜索引擎來搜尋獲得的知識。最基本的先決條件是,不僅要記住主題,還要理解它。否則,如果正確的資訊沒有連結,大腦就會出現一種「超級崩潰」。

鼓勵和靈感

德國著名神經生物學家 Gerald Hüther 博士教授說:「最重要的是,要創造條件,讓人們能夠開發自身潛力。」 Hüther 教授認為,為了使人們能夠在未來更加開發他們的潛力,必須建立更有利於這一目的的條件,必須在家庭、幼兒園、學校、大學、工作場所,尤其是在社區培養與潛力開發互相適應的關係文化。情緒反應對學習過程來說也是相當重要的,並且已經得到了神經科學研究的有力證實,因此複雜的關係可以更好地以圖片形式和象徵手法進行描述並固定在大腦中,而不是透過客觀的解釋。最重要的是,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之外,Hüther 教授還總是熱衷於激發人們自身的想像力、讓人們領悟親自發現事物和將抽象知識轉化為個人理解的樂趣。

從知識到能力

學習不應該僅限於傳授技術和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和資格累積。學習還應該致力於發現針對特定相關問題的自行組織解決方案。這種技能不僅能透過學校教育獲得,而且可在專案和實際工作環境的框架內獲得。重點是非正式學習,並與傳統資格認證互相連結。

自主學習

自行組織尤其重要,因為它鼓勵學習者做出自己的貢獻並指導自己的學習。如果為了相互學習而與他人合作成功了,那麼就完成了正確的組合,並為真正的學習承諾奠定了基礎。正如瑞士教育改革家 Peter Fratton 在他關於結構化環境中自主學習的 Pädagogische Urbitten (《教育訴求》)中寫道:「不要教育我,讓我熟悉和陪伴我;不要教我任何東西,讓我參與;不要向我解釋任何事情,給我時間去體驗它;不要激勵我,激勵你自己!」

昨天、今天和明天

新技術為人類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幾乎無限的世界——這對我們的培訓內容、教學方法以及知識建構的管道都有重大影響。如今,人們可以便利地瀏覽網路上龐大的圖書館,或者透過論壇或社交網路向專家諮詢任何特定主題的建議和資訊。但我們並不會止步於此,一種美國新學習方法趨勢正在形成:所謂的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 (MOOC),讓數百萬人可以免費或以低廉價格獲得知識。自 566 年前發明現代書籍印刷以來,從未存在過較民主的受教育方式。我們如何學習、學習什麼、在哪裡學習、和誰一起學習——未來擁有
無限可能。

  1. 這些文章發表在 Festo Didactic 的客戶雜誌《Trends in Qualification》2016 年第 2 期。
  2. 照片:Festo、Draper、Precht、Wagenhofer、Hüther、Fratton、Fotolia

6月 2016

概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