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MotionHandling

能自主飛行的抓球

我們的仿生學習網絡一直致力於研究飛行和抓取。藉由 FreeMotionHandling,我們首次結合這兩個主題。該室內飛行物體可以自主地向各個方向移動,獨立抓取物體並將其送到合適的位置。

藉由飛行輔助系統實現空中抓取

FreeMotionHandling 由一個配有八個自適應螺旋槳的超輕碳環組成,中間為整合抓夾元件的旋轉氦氣球。與其他室內飛行物體不同,即使發生碰撞,接觸也不會產生危險。因此,人類和抓球可以隨時無障礙地進行安全的互動。

這為未來的工作空間開啟了新的前景:如此一來,這種可自由移動的球可做為人類的飛行輔助系統。例如,在高空中令人暈眩的高度工作時,或在難以進入的房間裡做為進給器。

幾種仿生原理的結合

我們的工程師特別利用仿生學習網絡中的兩項現有成果:FreeMotionHandling 的抓取機制以普遍適用的 FlexShapeGripper為模型,其工作原理源自變色龍的舌頭。 它的彈性抓手能在相應的抓取物料上方靈活而精確地滑動,甚至可以在一次操作中拿取幾個物體。

飛行氦氣球本身是 eMotionSpheres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首次針對它的推進概念設計自適應螺旋槳,歸功於柔性膜片,這些螺旋槳可以在兩個旋轉方向上提供相同的推力。螺旋槳的設計基於利用 BionicOpter所獲得的經驗。開發人員進一步研究人造蜻蜓的翅膀原理,並將其轉化為現在也用於 FreeMotionHandling 的驅動器。

精準定位和準確的物體辨識

不需要飛行員來控制飛行物體。在外部,球由室內 GPS 進行協調,此系統已用於 eMotionSpheres 和 仿生蝴蝶,並且得到了驗證。此外,工業機器人搭載了兩台攝影機,在抓取過程中可以透過攝影機感測周圍環境,並根據情況做出反應。當球接近要抓取的物體時,它利用兩台攝影機來規劃自己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