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nicWorkplace

具備人工智慧的人機協作

除了批量生產,行業內還存在一種產品個性化的趨勢。除了整個系統的數位化聯網之外,具備人工智慧的學習系統和與人類協作的機器人,在個性化生產中發揮著核心作用。BionicWorkplace 滿足了面向未來工作環境的所有這些要求。

BionicCobot:具有人類運動模式的機器人手臂

這種工作環境的核心組成部分是 BionicCobot。輕型氣動機器人的解剖結構以人類手臂為模型,就像其生物學原型一樣,它可以靈活且靈敏地移動,從而完成很多任務。歸功於其靈活性和直觀的操作,BionicCobot 可以直接安全地與人類互動。因此,它能協助操作人員完成單調的工作,並代替他們執行對人類有危險的操作。

直觀操作概念實現安全互動

在 BionicWorkplace 中,仿生機器人手臂與多個彼此聯網和通訊的輔助系統,和外圍設備進行協作。同時,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方法使 BionicWorkplace 成為一個不斷自我優化的學習和預期系統。

整個工作場所的設計符合人體工學,可以根據人類的需要進行個性化調整,甚至包括照明。操作人員視野的中央是一個大投影螢幕。它為操作人員提供所有相關資訊,並根據其內容對相應的需求做出動態回應。各種感測器和攝影系統安裝在投影螢幕周圍,連續記錄操作人員、組件和工具的位置。這樣,人類可以直接與 BionicCobot 互動,並通過動作、觸摸或語音對其進行控制。

透過穿戴設備獲得操作人員的位置

該系統透過操作人員的特殊工作服,來識別操作人員及其動作。這些所謂的衣物包括裝有慣性感測器的長袖上衣,和一副配備整合紅外線標記的工作手套。利用記錄下來的感測器資料,BionicCobot 可以精確地將物體交給它的人類同事,並在必要時避開他們——這是人機直接協作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機器學習優化了工作流程

智慧軟體同時處理所有攝影機影像、位置資料和各種外圍設備的輸入。它從所有這些資訊中推導出最佳的程式順序。然後,系統按照順序將任務妥善地分配給機器人和其他工具,以便在工作時更好地協助操作人員。

每完成一個動作,系統都能學到更多東西。由此產生了一張可以不斷擴充的語意圖。沿著網路路徑,演算法持續得出動態結論。透過這種方式,受控制、程式化、和固定的次序,逐漸轉變為更加自由的工作環境。

透過虛擬實境眼鏡進行遠端操控

直觀操作概念的另一個要素是遠端操控。一台視角為 180° 的 3D 立體攝影機,覆蓋著整個工作區域。與此同時,在各自區域內走動的操作人員除了穿著具有可穿戴設備外,還戴著虛擬實境眼鏡。藉由這副眼鏡,操作人員可以即時調取和追蹤攝影機的影像。這樣操作人員就可以從各自的區域或安全的距離,對機器人進行控制。

學會的知識模組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使用

BionicWorkplace 等智慧的自適應工作場所和多功能工具的使用,將使人類和機器之間的互動在未來更加直觀、簡單和高效。學會之後,知識模組和新技能可以不分國界共享,並可在全球範圍內使用。因此,在未來將全球的工作場所進行聯網變得可行。